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6.dxiong.com)(xys.ebookdiy.com)(xys2.dropin.org)◇◇

  对话见证神马
  陈其浩
  某日(确切地说是2011年6月10日),贵州卫视的一档情感节目正在播放
《儿媳比婆婆大一岁》的访谈录,当年33岁名叫黄高学的重庆男子与一位66岁名
叫刘孙权的老妪相恋并同居,因受不了熟人的白眼,只好双双逃往异乡,靠摆地
摊过活。
  见此,我对老婆说:“此事发生在杨振宁与翁帆结婚的那一年,至今已过去
七年了,黄高学年长了,该有40啦;刘孙权变老了,该有73啦!”
  “咦,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呀?”老婆满腹狐疑地问。
  “这有何奇怪的?”平时话语不多的我,话匣子一经打开,就无法止住了。
我从轰动一时的“杨翁老少恋”故事说起。2004年,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
结婚,多数人持反对票,有的人甚至称他们的结合,既违法又违反人道。其论据
为:翁帆正在育龄期,而杨振宁早已过了育龄,杨翁的结合完全不可能做到“优
生优育”。是故,他们的婚姻违背了婚姻法“优生优育”的立法原则。其次,翁
帆处于生育年龄,却嫁给一个不可能有生育能力的男人,显然是没有尽到一个女
人应尽的社会责任,这是违反人道的。而杨振宁娶翁帆实质是阻止了翁帆成为母
亲,同样是违反人道的。
  几年过去,对其争议仍然不绝于耳,然而人家两口子照样活得有滋有味,某
年还大胆地将其婚照印制到邮政明信片上,以此向世人昭示:他们之间的爱不但
是惊世骇俗,而且是轰轰烈烈的。老杨年前(即2010年)还说,“到我‘茶岁’
的时候,翁帆还很年轻,再过20年,翁帆54岁,还是风韵犹存。”言下之意,是
对翁帆美貌的赞赏,是对他对自己老态龙钟之时尚能拥有青春年少的娇妻而陶醉
罢。然遥想老杨的身后事,看客们终究有些不忍:届时,翁帆正当民间所说的
“如狼似虎”之壮年,她将何以为伴?又将何以为乐?!
  “等等,什么是‘茶岁’?”听我讲述到这,老婆突然打断我的话。老婆乃
一下岗多年的女工,她可不知道这当中许多曲里拐弯的讲究,因而如坠五里雾中。
  我解释道:有人将88岁称为“米寿”,将108岁称为“茶寿”。盖因“米”
字拆开为八十八,上下两个八字,中间十字;“茶”字上为二十,下为八十,中
间为八,相加就是一百零八。
  怕她不明白,我特别作了“旁注”——
  据报道,2010年3月,杨振宁到新加坡出席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为美国
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葛尔曼举行80岁生日暨国际物理学家会议。据记者描述,会上,
已经88岁高龄的杨振宁以有神的眼睛,敏锐的思路,还有利索的行动告诉《联合
早报》记者说:“我要活到108岁。”他是借用中国学者冯友兰88岁那年写给同
龄好友金岳霖的两句话“何止于米,相期以茶”,来表明这个心愿的。
  “据说当年黄、刘二人也听说了杨翁之事,心态尚年轻的刘大娘直称‘杨老
比小翁大54岁呢!’言下之意,她比小黄大33岁也就没啥稀奇的了。”(这是识
字不多的升斗小民的最为直截了当的“类比法”)我煞有介事地又补充了这段当
时坊间盛传的“热词”。
  “不错不错,刘老太太善于类比,而且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,好像一下子就
为自己比爱人大33岁找到开脱的理由。”一向大大咧咧的老婆居然也会作如此细
致的分析与点评,这倒出乎我的意料。
  “其实事物都有其两面性。杨翁尽管心心相印,但意欲浪漫,恐怕也是力不
从心,难以浪漫得起来的,单是冲着这一点,老杨不免落下过于自私的腹诽。”
与其绕圈,不如一语中的。这可算作是我这个讲述者的总的点评。
  我接着说,“有域外女作者路平发表《浪漫不浪漫》的文章,曾引起杨振宁
震怒,杨曾表示要与之对簿公堂呢。只是……”
  “只是什么?”老婆又一次打断了我的话。在她看来,老夫少妻是前辈子修
来的姻缘,你别在这儿因为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。看她表情,其潜台词分明是:
“哼,有合适的机会,天底下风流的男人还不都跟着年轻貌美的女子私奔了!”
  联想“当垆卖酒”之典故,追求纯美意境的我只能无奈地为某人抱憾道:
“只是廉颇老矣!”
  “什么‘粘坡’‘粘坡’的!杨振宁就是杨振宁,你不要为他遮羞!”
  这句话刚落地,她忽然想起了什么,于是又话锋一转:“你说黄刘二人的故
事发生在2004年,如今又被人旧事重提,会不会和近日翁帆双语情书再度被热炒
有关?”每日上网关注“实时热点新闻”的老婆大人,多少还有点新闻的敏感性,
是故,此问话倒有些别出心裁。
  “一对是名人,一对是草根,不好相提并论呀!”我只能如是作答。猎奇是
人的本性,不论到何时候,“好奇心杀死猫”的事儿都不会终止的。
  由此及彼,不免令人浮想联翩——
  只是(又是一个“只是”!)儿媳比婆婆还要大一岁,纵然刘孙权敢于面对
世俗的指责,黄高学的母亲也不见得能够从容应对。眼睛盯着电视屏幕上那一对
白发苍苍名为婆媳的一对老妇人,心里不免沉重起来;而思绪一旦回到杨翁的画
面上,则有种令人窒息的感觉。从他们二人出双入对,尤其是“十指相扣”的亲
昵细节来看,他们似乎称得上“恩爱夫妻”,然毕竟一方是“梨树”,一方是
“海棠”,睹之能不败兴乎?!纵然当今社会再宽容,此风亦不可长也!
  前几年曾有专家称:杨振宁老夫少妻的现象旁人不应说三道四。也就是说,
名人的出格是不容平头百姓置喙的(黄高学与刘孙权尽管被称之为毫无“阴谋”
可言的好歹有点纯真的平民化的爱情,其则无此“特权”矣)。不过有一点必须
提及,即这种“忘年恋”,可以偶尔为之,但是不能群起仿效让它成为时尚,否
则便是时代的倒退,亦是伦理道德之大殇。如果直白地说,白头翁讨娶妙龄女郎,
本身就是对人性的亵渎,凸显人的自私甚或残忍的一面。有诗为证:“六十作新
郎,残花入洞房。聚犹秋燕子,健亦病鸳鸯。戏水全无力,衔泥不上梁。空烦神
女意,为雨傍高唐。”花甲子尚且如此,耄耋汉可想而知。试问那些心比天高的
白头翁,你们能给正当壮年的少妻以性爱么?!老百姓才不管他是饮誉中外的科学
家,还是与权钱不沾边的草民,对此就是要痛加抨击。
  老夫我犹记那则署名“孙悟空爱上雅典娜”的《为杨振宁宝刀不老喝彩,杨
振宁是中国猛男的榜样》大文(载2004年12月30日天涯社区网《传媒江湖》板
块),对此现象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,然跟帖狂顶者众。这至少可以看出民间的
主流舆论是不赞成搞这种有违人伦常情的噱头的。
  于此,我想起了可流传千古的圣洁凄美的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,亦想
起了青春般配的刘三姐与阿牛哥的别有风味的叫板对歌……遐想之余,对近年冒
出的这些悖逆的“忘年恋”(不论其是名人富贾,还是市井小民),兀自感到大
杀风景。
  末了,不禁沉吟:“对话见证神马?不会都是浮云吧!”
  篇末再赘一笔:在杨翁老少恋事件中,坊间颇多微词,而传统媒体的声音似
乎整齐划一,即猎奇成分大于理性的附和,名人效应盖过习俗与伦理的“高压
线”,矫情显得太过。我们说,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,而舆论导向则有正误之
区别。鉴此,对此事件的系列报道,不能缺失必要的理性评判与正确的导向作用,
否则,社会责任、道德意识以及文明素质就会被淡化,引起读者思想混乱。
  2012-7-19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6.dxiong.com)(xys.ebookdiy.com)(xys2.dropin.org)◇◇